截止8月25日,環保部調集總站及8省182名監測技術人員,在天津市環境監測中心的統一調度下開展應急監測工作。目前,共布設了42個水監測點,10個環境空氣監測點,73個土壤監測點開展監測,并根據指揮部要求對爆炸核心區周邊,外圍大中小學、幼兒園、居民敏感點開展巡測,對污水處理處置效果加密監測,相關監測結果在天津市環保局網站不間斷發布,為指揮部研判環境質量現狀、預測發展趨勢、評估處理處置效果提供重要技術支撐。總站應急監測小組一直戰斗在第一線,李國剛副站長率分析室呂怡兵副主任參加應急指揮部會議,密切關注事件及監測情況,指導調整完善環境應急監測方案與現場應急監測工作。李站長指出,這次應急監測涉水、土、氣、固廢、生物等介質,尤其水樣包括地表水、地下水、生活污水、消防廢水、雨水、海水等,非常復雜,測試的內容涉及樣品濃度范圍有幾個數量級的巨大差異,且隨著處理處置,樣品干擾多、變化大,對測定技術要求極高,一定要加以注意,并按要求加入質控,做好記錄。袁懋、薛荔棟等應急監測測技術人員參加事故區周邊大中小學、企業、居民小區環境質量調查,使用便攜儀器快速檢測環境空氣中的揮發性有機物、氰化氫、硫化氫、氨等污染物;許人驥、金小偉等在濱海新區環境監測站開展水質生物毒性分析工作。下一批技術人員譚麗等已做好準備并將于近日輪換。
|